设为首页 电子邮箱 联系我们

本刊网站已开通,欢迎作者、读者使用访问本网站!

 
首 页 通知公告 杂志介绍 征稿范围 投稿须知 期刊目录 诚邀编委 在线投稿 联系方式

主   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   辑:《教育科研导刊》杂志
      编辑部
社   长:郭学进
总   编:高雪
副 总 编:李树民
编辑部主任:孙婉容
外联部主任:赵学平

顾   问:罗志高 郭 林 姜长山

编   委:(排名不分先后)
  王 敏 黄喜利 陆小红 李荣玉
  周爱民 曾 旭 梁 波 栾 骏
  任一名 占欣荣 赵建刚 王桂娟
  张显林 黄晓丹 龚朝阳 刘华明
  李富光
编辑部电话:010-57126718
投稿 邮箱:jykydk@163.com
网   址:www.jykydk.com
来稿 请寄:北京市昌平区政府街
      邮局102200-34号信箱
出   版:《教育科研导刊》杂志
定   价:每期15元

教研探索 教育创新
教学研究 素质教育
教学实践 经验交流
学习与思考 学以致用
师德师范 外教体会
信息化教学 健康教育
改革创新
您是如何知道本网站的?
  
百度,雅虎等搜索引擎
网络实名
各大教育论坛
友情链接
朋友介绍
其它
  期刊目录
首页 > 刊社动态 > 期刊目录 
 
 
浅谈体育教学的几种方法和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热爱汗•依麻西
 
    
浅谈体育教学的几种方法和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
热爱汗·依麻西
(新疆额敏县第二中学;834600)
 
【摘要】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对体育运动这个概念要有更深刻的理解。为了能使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思想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教学素质,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体育锻炼有更大的兴趣。
【关键词】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
新时代社会主义的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学校体育教学为发展和增强学生的体质,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培养学生有道德和意志品质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又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我个人认为在体育教学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参与体育训练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一点都不假。作为教师,我们对此更有切身的体会。参加体育项目的训练,是苦的。每个人都有惰性,这是人的本性。所以,每节课的体育课教学,往往有些学生会偷懒,没有学习兴趣,没有训练的兴致。咋办呢?这就是体育教师必须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必须迈过去的一个“门槛”。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职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一“兴趣”被激发了被唤醒了,学生就有了学习的热情,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我们上体育课就会轻松了许多,就能让体育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快乐教学法
快乐教学法可消除学生学习的紧张心理和乏味感,使绝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感兴趣,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快乐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欢快愉悦的教学环境,既减轻了学生的压力、负担,又遵循了教学规律。贯彻愉快教学的关键在教师,其应在“乐教”中让学生“乐学”,防止体育活动所带来的消极心理而影响教学。对学生体育感情的培养,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原有运动基础和兴趣爱好出发,在一定范围内自己选择运动项目。这样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需求,激发学习动机,培养体育兴趣、体育意识和特长,在一定程度上使因人施教、区别对待成为可能。
     三、成功教学法
    成功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学生学习的成功是检验教学成功的唯一标准。更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体育教师要善于更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模式多样化的改革。这些模式有的取向于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有的取向于师生关系,有的取向于学生之间的关心,有的取向于教学内容,有的取向于教学安排,有的取向于技能学习与学生心理发展。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图解观察、练习中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追求生理改造到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从追求学会到会学水平的提高。
    四、体育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体育教学在对学生身体素质能力培养和增强的同时,也应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特别是现阶段,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十分关注而为之忧心的严峻问题。发展和培养学生心理素质能力显得非常重要。体育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加强培养和锻炼:
   1、思想承受能力。  学校体育文化的内涵是校园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是人们在教学和科研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即学校的全体师生在体育教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所有精神和物质财富,以及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培养他们的战胜困难和超越自我,增强勇气和信心和承受能力非常必要。
    2、身体素质能力。现在的中小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享受着无与伦比的优越生活,大部分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看起来肥嘟嘟的,其实身体却比较娇弱,抵抗力差,患病率高,体育课运动量稍大一点就气喘吁吁,深感疲劳。有些家长为了孩子的安全,或追求考试高分数,限制孩子的户外活动。有的学生在学习之余挤点时间去打打球或跑跑步,都被家长斥之为“贪玩”、“不好好学习”,造成身体素质极差。
3、意志品质能力。体育的竞赛活动,特别是中长跑,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能力非常有效。在中长跑的教学训练中,一定要让学生树立“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顽强意志品质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4、公平竞争能力。体育教学中,游戏和比赛最容易反映学生的行为表现,所以,必须制定严格的游戏和比赛规则,大家在这种规则下一视同仁,树立公平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
   5、思维创造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思维创新能力。特别是在教学中进行游戏,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制定游戏规则,尽量达到游戏的公平公正,这就需要学生去思考,去创新。
   6、合作协调能力。队列训练、拔河等活动,要求学生必须精诚团结,相互合作,相互协调,必须以大局为重。这样活动的开展,就会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和相互合作、互相协调的能力以及集体荣誉感。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为了取得游戏的成功和比赛的胜利,就会千方百计地发挥个人和集体的智慧,动脑筋,想办法,团结一致,也会促进他们正确处理同学之间,个人和集体之间,集体与集体等多方面的关系,从中懂得守规则,履行职责,与同学合作等集体观念。在游戏胜负面前,能体验成功与失败的甘苦,认识到友谊的可贵,并养成严于律已,宽容待人的良好品质。
   五、注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
   学校体育在实施终身体育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与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联系起来,使得学校体育的发展速度、规模与家庭和社会相互协调,相互配合。
    在当前的素质教育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三结合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三者的结合可以更好地发挥整体教育的作用,没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配合,学校教育则只是一句空话!正如顾晓鸣所说:“构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依靠、协调发展的格局,是建立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内容。”让我们一起携手在体育教育中不断探索,让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达到有机结合。同时,体育教师要在课前布置好场地、器材,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总之,学校体育是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行终身体育锻炼是提高身体健康的有效方式。终身体育教育是贯彻人的一生的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一部分,所以,学校体育在贯彻终身体育的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环节,能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加强“终身体育”思想意识的教育和体育兴趣的培养,依靠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密切配合与支持,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运动,为终身体育思想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终身体育思想背景下的学校体育,会对学校体育课程的开展、体育教材的运用都产生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杨林花.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几种方法[J].中小学体育,2021,22(第二期)
[2] 王应崇.体育教学中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2,24(50)
[3]张阳阳.体育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能力[J].考试周刊,2019,19(29)
 
 
 
 

版权所有:教育科研导刊杂志  来稿请寄:北京市昌平区政府街邮局102200-34号信箱 教育科研导刊杂志编委会
查询电话:010-57126718(兼传真)  邮编:102200   投稿邮箱:jykyd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