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本真课堂构建策略探讨
唐珊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花城小学
【摘要】核心素养理念是新课改中提到的重要内容,强调的是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双向培养,注重的是学生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切实的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小学数学作为小学主要课程之一,其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小学教师必须转变以往应试教育的理念,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发展。为此,本文探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意义,分析影响现代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因素,以及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本真课堂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本真课堂;构建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现代教育秉承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着重强调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理念下,以往的应试教育模式已然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为了保障课堂教学的质量,切实完成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教师就必须转变以往的应试教育理念,优化以往的课堂教学方式,创新现代课堂教学的模式,借助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丰富学科课堂教学的内容,满足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发展。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必须明确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和教学理念,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构建本真课堂,将以往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变成主动的学习状态,促进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发展。
1.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意义
新课改的推行,强调了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核心素养的内容中,针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明确指出了数学的基本特征,强调了数学学科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对学生的重要性以及对学生未来发展的作用。而其中,所谓的数学基本特征就是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综合体系[1]。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即数感、符号感知、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以及推理能力。
第一:数感。作为核心素养的基本素养,其作用就是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或者数字的感知力,在小学数学中加强学生的数感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敏锐度[2]。
第二:符号感知。数学符号代表着某些事物的发展变化,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符号能够解决许多数学难题。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感知能力,能够帮助学生熟悉数学符号、应用数学符号,借助数学符号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第三:空间观念。是数学知识和现实世界相联系的纽带,通过空间意识的转换,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增强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统计观念。统计,作为数学知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培养学生统计观念,有助于学生站在统计的角度上思考数学问题,并应用统计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第五:应用意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光学不练假把式,只有多应用数学知识,才能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而应用意识的培养,能够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并利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第六:推理能力。数学知识的逻辑性非常强,且具有一定抽象性,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会在抽象且逻辑性强的数学知识引导下,逐渐提高自身的应用能力。同时,学生还能通过一些方法,如实验、类比、观察等,进一步求证数学问题的本质,从而有效解决数学问题。
2.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重理论知识培养,轻思维意识培养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由于深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教授,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缺少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意识的实践活动,导致课堂教学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只能被动进行学习。虽然在新课改理念的实施,为现代教学指明了道路,但是大多数数学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改革的内涵,没有正确看待新课改中的教育理念,仍旧按部就班的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导致学生的数学思维始终难以提升,严重阻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3]。
2.2 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
由于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导致大多数教师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基本都是以灌输式教学模式为主,这类教学模式的特点就是纪律性较强,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基本以教师为主,学生只能被动的接收教师讲解的知识,缺乏互动性,学生基本难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此外,灌输式教学,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并不会过多的进行实践教学教学,导致学生整体的学习体验较低,并不能体会到数学知识学习的乐趣,从而影响到核心素养的培养[4]。
2.3 重课堂约束,轻课堂自由
和大年龄的初中、高中学生不同,小学生的典型特点就是性格活泼、行为好动。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在气氛活跃的环境下,放开身心的进行学习。但形式单一的课堂教学,却容易束缚小学生的天性,会让学生在枯燥的氛围下不知不觉的对课堂学习的知识产生抵触和厌恶情绪。所以,良好的氛围下,学生才能释放自我,展示自己的思维,才能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5]。但是,就实际数学教学状况来看,大部分数学教师在教学时特别强调纪律的重要性,不但要求学生要保持良好的坐姿和态度,还不许学生随意说话,每次发言都要求学生要举手,这种规规矩矩的教学模式,虽然能维持课堂秩序,但也让课堂氛围过于紧张,让学生的课堂学习过于压抑,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且在约束学生行为的同时也约束了学生的思维,严重阻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本真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
3.1 培养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其学习的动力大多源自于兴趣。兴趣不但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还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投入到课程的学习中。所以,构建数学本真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就是培养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首先,加强联系。数学知识起源于生活,所以,为了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就需要回到生活中去。为了更好帮助学生回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就需要创新传统的数学题,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基础,构思关于学生生活的数学问题,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发现生活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如此一来,不但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进一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6]。例如,在关于《北京五日游》的学习中,数学教师就可以适当的变更学习内容,将其中的北京,变更成学生的家乡,让学生去了解自己的家乡,发挥学生的生活经验,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实践,真正感受学习内容和生活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7]。
其次,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提高评价中的激励性。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学生最渴望的就是获得他人的认可,得到他人的关注。所以,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有意识的对学生的一些课堂行为进行评价,用激励性的语言来评价学生,激励学生保持良好的课堂学习行为,同时,多表扬、多认可学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找到学习信心,并发现其中的乐趣。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家庭环境、个人成长的不同,每个学生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有些学生的接受能力强,有些学生的接受能力差,所以,数学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放到其闪光点,弥补其不足的地方,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课堂学习,让学生实现对自己的肯定和鼓励,从而体会到学习中的乐趣。
最后,丰富课堂活动。游戏、故事等学习方式都是小学生较为喜欢的学习方式。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这些学习方式,其学习效果远远要高于枯燥的讲解[8]。例如,在“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讲解关于该知识点背后名人的故事,激发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学习兴趣。借助讲故事的方式,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也能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有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9]。
3.2 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思考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思考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方式。在构建本真数学课堂时,小学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首先,借助问题教学方式,引发学生进行思考。不论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课后练习中,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都会或多或少的遇到一些问题,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直接讲出答案,并分析答案的得出经过,或者在课后练习中直接让学生参考习题答案,那么必然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必然会导致学生不善于思考,脱离了教师和参考答案,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就会出现无从下手或者惊慌失措的状况。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灵活运用问题教学法,以问题作为导向,引发学生进行思考。
其次,构建情境教学,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在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应用,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能为学生思考构建良好的思考环境。同时,在构建 情境时,一定要结合学生的认知以及实际生活,引发学生的共鸣。此外,情境构建,最好以课程中的重难点为中心,既降低重难点的学习难度,又能延伸情境内容,让学生在一步步抽丝剥茧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核心,找到问题的答案。
4.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作为小学课程中重要的学科,其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必须明确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和教学理念,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不要过分注重学生数学理论知识的讲解,要结合实际生活与实践,构建本真课堂,让学生能够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道路,发现数学学科的乐趣,更加主动的发挥自身的自主性,将以往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变成主动的学习状态,从而更加积极、更加自主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促进自身核心素养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秀琴.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本真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3(3):145-147.
[2] 郭宁. 深度学习背景下小学数学本真课堂的构建[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8(4):67-68.
[3] 许荣科.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本真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 学周刊,2020,14(14):81-82.
[4] 齐淑花. 坚持"以生为本",建构小学数学童真课堂[J]. 数学教学通讯,2023(34):61-63.
[5] 蔡雨婷. 听童言心声寻本真课堂开思维之花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低年级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分析[J]. 考试周刊,2021(50):73-74.
[6] 魏周香. 让数学课堂回归生活本真——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浅思[J]. 教师,2019(34):72-73.
[7] 成默. 回归本真的数学课堂 ——以间隔排列教学设计与实践为例[J]. 基础教育论坛,2022(5):94-95.
[8] 陈长国. 基于儿童立场探究课堂本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实践与思考[J]. 教育界,2023(9):119-121.
[9] 陈艳. 让数学课堂回归生活本真——小学三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浅思[J]. 互动软件,2021(8):3153.
|